36岁的娄艺潇最近在敦煌的戈壁沙漠里忙得不可开交——刚拍完长剧《金色》,转头就扎进了短剧《我为将军解战袍》的片场。面对“长剧短剧有什么区别”的灵魂拷问,她微微一笑:“角色不分大小,戏份不分长短,我只管演好每一个角色。”
短剧市场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成了娱乐圈的“新风口”,但仔细一看,入局的都是谁?刘晓庆、舒畅、李若彤、倪虹洁……清一色的“中年女演员再就业联盟”。娄艺潇的加入,不过是这个赛道的又一例“降维打击”——长剧没戏拍,短剧来凑数。
在长剧市场,娄艺潇的“胡一菲”标签贴得死死的,演啥都像“胡一菲2.0”,观众不买账,资本自然也不买单。于是,短剧成了她的“新战场”——毕竟,短剧观众对演技的要求没那么苛刻,只要情绪够夸张、剧情够狗血,就能收割一波流量。
业内人早就看透了——短剧的受众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年轻人根本不屑一顾。娄艺潇的《我为将军解战袍》拍得再卖力,大概率也只是在“土味短剧”的海洋里多添一朵浪花。
展开剩余68%娄艺潇的演艺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成也胡一菲,败也胡一菲。”
2009年,《爱情公寓》让她一炮而红,但此后十几年,她再也没能超越这个角色。2013年的《爱情悠悠药草香》算是小有突破,但很快又被“胡一菲”的光环盖过。
更尴尬的是,她的脸也成了话题。
近几年,娄艺潇的容貌变化频频被讨论,网友调侃“胡一菲变胡一菲·AI版”。她本人坚决否认整容,称“19岁和30多岁状态肯定不一样”。但观众不买账——毕竟,娱乐圈的“自然衰老”和“医美过度”之间的界限,早就模糊不清了。
长剧市场不待见,短剧市场也未必是救星。
短剧的制作周期短、成本低,演员连轴转,一个场景恨不得拍几十集,全靠“车轱辘话”水时长。娄艺潇在短剧里演将军,听起来挺飒,但实际可能只是“换套古装继续演胡一菲”。
更残酷的是,短剧市场也有自己的“潜规则”——颜值即正义。
娄艺潇的颜值争议,在短剧市场反而成了劣势。毕竟,短剧的观众更爱看“鲜肉小花”,而不是“中年转型演员”。
娄艺潇的“角色不分大小”宣言,听起来很正能量,但现实是——市场早就给角色分了“三六九等”。
- 长剧女主>长剧配角>短剧主角>短剧配角>直播带货
- 胡一菲>黄采薇>金镶玉>短剧将军>?
她的职业生涯,似乎正在这条“降级链”上缓慢下滑。
短剧真的是她的“新机会”吗?
或许吧,但更可能的是——短剧只是娱乐圈的“养老院”,让过气演员有个地方继续演戏,顺便赚点快钱。
最后,灵魂一问:如果“角色不分大小”,为什么娄艺潇不回去演《爱情公寓》续集?是因为“戏份不分长短”,但片酬分高低吗?
发布于:重庆市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