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结合中共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的重要部署,6月23日,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联合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羊城晚报社、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举办“赓续华南抗战红色基因,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暨大安峒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整合转化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
深汕大安峒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3年3月,海丰总农会柯时夏、刘克礼、刘高、蔡家帮等人到赤石、鹅埠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成立赤石农民自卫军、鹅埠特别区农民协会。1926年6月,第三区武装队伍在大安峒成立工农武装第一大队,彭桂任大队长。1928年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二),盘踞在惠阳一带的国民党海陆丰守备队司令蔡腾辉率领民团六百多人进犯赤石,占据赤石后进行抢、掠、烧、杀。1月26日,由彭桂、杨望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四百多人与赤石、梅陇赤卫队二千余人,在红四师第十团两个连二百多人的配合下,占领马头岭等制高点,围困入侵之敌。双方激战四小时,击毙敌连长四名,死伤和被俘者三百多人,缴获迫击炮两门、机关枪两挺、步枪五百多支、子弹十五担、大炮弹十二箱。这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和红四师到达海丰后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也是战果最辉煌的一次大胜利。
这次征文参考题目包括:1.华南敌后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2.华南敌后抗战历史经验对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启示价值;3.深汕大安峒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等。征文要求主题鲜明,论点正确,史料翔实,学术创新,结构规范,文字精练。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征文要求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文稿。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